爆单!平阳做龙舟的这些人忙疯了
在海西镇陡北村的文化礼堂内,切割声、敲击声、喷漆声此起彼伏,龙舟制造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。记者看到,一艘龙舟的舟身已制作完成,龙舟制造师傅正专注地对舟身缝隙进行细致地涂胶处理;不远处,另一艘龙舟的喷漆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。
据悉,这两条“青龙”龙舟,一条是为陡北村量身打造的,另一条则是广东客商专程托人定制的。这也是我县龙舟制作艺人吴权森今年制作的第45艘龙舟。
吴权森介绍,传统龙舟长约18米,要坐32名划手,外加舵手、锣鼓手等共40人。制作一艘龙舟需要经过安龙骨、放横梁、拼接里外浪板、装边板、上龙爪、收档等工序,最后用两根粗的竹缆穿过龙舟头尾两端的横梁,绑紧船身,才算大功告成。
“去年端午划龙舟习俗重启后,新造龙舟订单量达到高峰,全年订单总量达100余艘,虽然今年订单量略有减少,但依然处于高位。”吴权森告诉记者,为按时交付订单,他和工友们不得不加班加点赶工。“我们有两帮师傅,每艘龙舟由五位师傅负责制作,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点,平均两天就能完成一艘龙舟制作,这样的节奏将一直持续到农历四月二十六。”
在传承龙舟传统外观精髓的同时,其实用性同样受到重视。根据划手们的实际使用反馈,今年龙舟制造师傅在制作过程中对龙舟进行了针对性改进。吴权森介绍:“今年的龙舟款式与去年有所不同,以前龙舟底部有8厘米高,今年我们将其削平,这样划起来更加省力。”
在吴权森的记忆里,上世纪平阳塘河两岸村村都备有龙舟,民间自发组织的龙舟赛事是我县的一大盛事。每当赛事举办,万人空巷,还带动了当地糕点、餐饮等生意的繁荣。在平阳,龙舟早已超载了传统习俗的范畴,成为连接村社、促进交流、繁荣经济的一条重要纽带。
据了解,吴权森今年的订单不仅来自平阳本地,还拓展至龙港、瑞安等地。随着赛龙舟从传统习俗发展为全国性体育项目,参与人数日益增多,龙舟制造业也突破了节日限制,成为全年运营的产业。吴权森说:“我们基本上从正月一直忙到端午节,这段时间主要制作传统龙舟。端午节过后,就开始制作健身船,一直持续到10月1日。”